ELECJET APOLLO TRAVELLER特色:
1.搭配60W輸出USB-C PD充電器,可達成18分鐘0%至100%急速快充
2.鋰聚合物電池結合石墨烯複合材料,降低電池內阻、提高導電性、減少快充溫升及能量損失、不膨脹、不燃燒
3.JETSAFE技術,確保高轉換效率且安全的快充
4.迷你輕薄體型,方便攜帶
5.支援QC3.0/PD2.0快充協議
6.完整充放電循環壽命

ELECJET APOLLO TRAVELLER規格:
產品型號:A5
電池類型:石墨烯複合材料鋰聚合物電池(Graphene Composite Li-Polymer Battery)
充電輸入埠:USB-C
供電輸出埠:USB-C/USB-A
電池能量:3.7V 5000mAh/18.5Wh
充電輸入(PD):5V/3A、9V/3A、12V/3A、15V/3A、20V/3A,最大60W
充電輸入(QC):5V/3A、9V/2A、12V/1.5A,最大18W
USB-A輸出:5V/3A、9V/2A、12V/1.5A,最大18W
USB-C輸出: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最大30W
(附註:實際為5V/3A、9V/3A、12V/3A、15V/3A、20V/2.25A,最大45W)
產品尺寸:145x72.5x13.5mm
產品重量:197克
產品保固:1年

外盒正面,上面有一個橡皮小吊環,最上面為ELECJET商標及APOLLO TRAVELLER產品名稱,Graphene Composite Power Bank意思為石墨烯複合材料行動電源,中間為產品外觀圖,下方為JETSAFE、Pocket Size、18min Fully Recharged特色標示

01.jpg

外盒背面印上商標、產品名稱、特色說明,中央下方有各大社群的EJECJET官方名稱,最下方有產品規格、製造商聯絡方式、支援網址QR碼、認證標章

02.jpg

外盒左右側面有60W USB-C PD及18分鐘急速快充的圖示

03.jpg

抽出外盒封套,內部行動電源本體包在塑膠袋內,裝在內盒的塑膠泡殼中

04.jpg

內盒左右兩側也有ELECJET的商標

05.jpg

行動電源本體外殼採用消光黑色塑膠製作,正面及背面表面採髮絲紋處理,正面多了一塊ELECJET的銘牌

06.jpg

本體左右側面,右側面上部有電源開啟/關閉開關,左側印上商標、產品名稱、電池容量、輸入/輸出規格、認證標章

07.jpg

產品名稱、電池容量、輸入/輸出規格近照

08.jpg

行動電源頂部有快充/電量指示燈、USB-C輸入/輸出埠、USB-A輸出埠
當負載插入USB-C/USB-A埠時就會自動開啟輸出,也可以透過按壓側面開關啟動輸出,雙按側面開關可以關閉輸出,若沒有偵測到負載及負載電流過低時,約1分鐘後也會自動關閉輸出
四顆電量指示燈為白光,放電時當最後一顆指示燈呈現閃爍,表示電池電量已經很低,行動電源即將自動關機
若輸入/輸出電壓並非5V時,最旁邊的綠色指示燈會點亮,通知使用者目前輸入/輸出為快充模式
指示燈也可以用來判定輸入充電目前所使用功率,插上充電器時,使用60W充電器會全部四個燈同時閃一下,使用45W充電器會三個燈同時閃一下,30W充電器會兩個燈同時閃一下,18W充電器只會閃一個燈,之後再進入充電電量顯示模式

09.jpg

產品尺寸為145x72.5x13.5mm

10.jpg

產品重量為197克

11.jpg

包裝內附上一個黑色攜行束口袋及一條USB-C to USB-C線

12.jpg

USB-C to USB-C線長度為58公分,兩端插頭正反面有ELECJET字樣及商標,此線只具備充電功能(無資料傳輸線)

13.jpg

其等效內阻為110mΩ

14.jpg

行動電源正反外殼內側上半部有貼上兩塊石墨烯導熱貼片,指示燈部分其中一面外殼有導光條,另一面外殼有避免漏光的間隔設計

15.jpg

內部電池使用一顆NESC8565105-5AH的石墨烯複合材料鋰聚合物電池(Graphene Composite Li-Polymer),容量為5000mAh(5Ah)
此款行動電源採用ELECJET獨家專利技術JETSAFE,一般來說輸入30W及以上的行動電源,大多採用多顆電池串並聯組合方式的配置架構,其原因是充電效率(平均85%)成為瓶頸,假設60W用來充單顆3.7V電池,保守估計其發熱量約為60*(1-0.85)=9W。而JETSAFE的充電轉換率可以在95%,更高效率代表使用高功率來充單節電芯時,其發熱量更少,於同樣充電條件(60W)下只會產生3W廢熱

16.jpg

電池原廠網址( https://www.cellsx.com/ )上對於該電池的描述,3.6V標準標稱電壓,4.2V充飽截止電壓,最大充電電流25A(5C),最大放電電流50A(10C),內阻小於2.5mΩ,預計循環壽命2000次(5A充/放)、1000次(15A充/放)、500次(25A充/放)

17.jpg

使用手上的電池內阻表YR1030實際測試該電池內阻為4.61mΩ(直接從電路板端焊點量),相較之下,傳統5000mAh行動電源使用的鋰聚合物電池(對照組為ATL的3.7V 18.1Wh鋰聚合電池)所測得內阻為41.3mΩ(直接從電池接點量),從兩者內阻差異可表現出石墨烯鋰聚合物電池具有極低內阻的特性

18.jpg

主電路板正面與背面,上方大部分晶片沒有刻印,或是刻印自有型號,可以辨認出的只有鋰電池保護用IC(DW01)、鋰電池保護用MOSFET*3、分流器、兩顆輸入/輸出用固態電容、USB-C/USB-A的負載開關MOSFET*2,正面右側方形電感上有石墨烯貼片,背面電源轉換區電路有大片銅箔,但這些部分沒有直接與外殼上的石墨烯貼片接觸

19.jpg

使用輸出65W或更大的USB-C PD充電器充電時,會申請20V,充電電流一開始接近2.9A,中期降至2.7A,充電到後半段電流下降至一定程度後(充電開始後23分鐘左右,此時已輸入總電量約93%),輸入電壓會降到5V,並維持1.7A充電電流一段時間,當後半段電流逐漸下降至一定值後當作整個充電行程結束,總共耗時約42分鐘
為何與實際號稱的18分鐘有出入?因為在前半段大功率充電時,到達充電電流開始下降的階段時電量指示燈就已經點亮四顆了(這時已經充入約90%以上的電量),而18分鐘充電影片內的計時是算到四個充電燈亮為止,不過實際看輸入電壓電流會發現到後半段還是有一段降壓至5V的恆流轉恆壓區間,來補充剩下的不到10%電量,所以實際充電時間是比較長的

20-chg65w.jpg

使用輸出45W的USB-C PD充電器充電時,會申請20V,充電電流一開始最高2A,中期降至1.9A,充電到後半段電流下降至一定程度後(充電開始後31分鐘左右,此時已輸入總電量約93%),輸入電壓會降到5V,並維持1.7A充電電流一段時間,當後半段電流逐漸下降至一定值後當作整個充電行程結束,總共耗時約49分鐘,只比使用65W慢了7分鐘左右

21-chg45w.jpg

使用輸出30W的USB-C PD充電器充電時,會申請20V,充電電流一開始最高1.8A,中期降至1.7A,充電到後半段電流下降至一定程度後(充電開始後36分鐘左右,此時已輸入總電量約92%),輸入電壓會降到5V,並維持1.7A充電電流一段時間,當後半段電流逐漸下降至一定值後當作整個充電行程結束,總共耗時約54分鐘,只比使用45W慢了5分鐘左右

22-chg30w.jpg

使用輸出18W的USB-C PD充電器充電時,會申請12V,充電電流維持在1.47A,充電到後半段電流下降至一定程度後(充電開始後1小時7分鐘左右,此時已輸入總電量約97%),輸入電壓會降到5V,充電電流持續下降至一定值後當作整個充電行程結束,總共耗時約1小時22分鐘

23-chg18wpd.jpg

使用一般QC2.0/QC3.0充電器充電時,一開始會先用5V充一段時間,充電電流維持在1.75A,之後會申請9V繼續充電,當後半段電流逐漸下降至一定值後當作整個充電行程結束,總共耗時約1小時32分鐘

24-chg18wqc.jpg

使用輸出5V/2A充電器充電時,充電電流維持在1.75A,當後半段電流逐漸下降至一定值後當作整個充電行程結束,總共耗時約2小時26分鐘

25-chg10w.jpg

使用60W充電到第三個燈閃爍時,於正反面外殼的紅外線熱影像圖

26.jpg

使用60W充電到第三個燈閃爍時,電路板正面的紅外線熱影像圖,轉換晶片有最高的溫度,其次是電感、分流器、鋰電保護MOSFET,而電池正極線的溫度則是由主電路板傳過去的

27.jpg

使用60W充電到第三個燈閃爍時,電池本體最高與最低溫,因為電極端會有從正負導線傳過來的熱量,可以看到靠近電池電極端(右側)的影像比較亮色

27-2.jpg

ELECJET APOLLO TRAVELLER A5的USB-C埠5V/9V/12V/15V/20V、USB-A埠5V/9V/12V放電mAh、放電時間、放電Wh、Wh百分比數據表,最好的是USB-A的5V,有97%可用Wh(17.89Wh),其他輸出可用Wh介於96%至90%之間(17.79Wh至16.61Wh)

28.jpg

USB-C埠的協議支援PD2.0 20V 45W、Apple 5V/2.4A

29.jpg

USB-C支援5V/9V/12V/15V/20V五組固定輸出電壓,輸出最高電流除20V為2.25A外,其他均為3A,五組固定輸出下的空載電壓如每格綠色數字所示

30.jpg

USB-C輸出埠5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3.2A便截止輸出

31-uc5v.jpg

USB-C輸出埠9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3.1A便截止輸出

32-uc9v.jpg

USB-C輸出埠12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3.1A便截止輸出

33-uc12v.jpg

USB-C輸出埠15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3A便截止輸出

34-uc15v.jpg

USB-C輸出埠20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2.8A會產生大幅壓降,電流超過3.2A便截止輸出

35-uc20v.jpg

USB-A埠的協議,兩款測試器讀出的協議有些差異,差異項目為Apple 5V/2.4A、三星5V/2A、三星AFC 9V,其他BC1.2、DCP1.5A、QC3.0 5V/9V/12V、VIVO DUAL FLASH 5V/9V/12V、華為FCP 9V則相同

36.jpg

5V/9V/12V輸出空載電壓如下所示

37.jpg

USB-A輸出埠5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3.2A便截止輸出

38-ua5v.jpg

USB-A輸出埠9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3.1A便截止輸出

39-ua9v.jpg

USB-A輸出埠12V輸出負載測試圖,輸出電壓隨電流增加而降低,當輸出電流超過3.1A便截止輸出

40-ua12v.jpg

兩組輸出埠同時使用時,僅允許輸出5V電壓,QC/PD快充功能會被關閉

 

USB-C埠可對關機及開機下的HP PROBOOK 430 G5進行充電,開機下最大功率可達41.6W

41-uc-hp.jpg

USB-C埠對小米8進行充電,最大功率可達19.1W

42-uc-mi8.jpg

USB-C埠對三星S8進行充電,最大功率可達14.2W

43-uc-s8.jpg

USB-C埠對HTC U11+進行充電,最大功率可達21W

44-uc-u11.jpg

USB-A埠對Apple iPad2進行充電,最大功率可達9.6W

45-ua-ipad2.jpg

USB-A埠對小米8進行充電,最大功率可達14.2W

46-ua-mi8.jpg

USB-A埠對三星S8進行充電,最大功率可達13.4W

47-ua-s8.jpg

USB-A埠對HTC U11+進行充電,最大功率可達14.7W

48-ua-u11.jpg


結論:
優點:
1.鋰聚合物電池結合石墨烯複合材料技術,降低電池內阻,提升導電率,達成急速充電,於大功率充電下,整體溫度也控制在合理範圍
2.如同iPhone X尺寸的輕薄小體積,具備大功率充電(60W)、放電(45W)能力,並支援QC及PD快充協議
3.LED除可指示電池電量外,還可以顯示目前是否為快充狀態以及充電器輸入功率狀況
4.充電效率高,18.5Wh電池只需輸入20Wh左右的電能即可完成0%至100%充電
5.放電可用Wh比例高,各組輸出電壓下有97%至90%可用Wh
6.具備插入自動啟動,裝置拔除或低負載自動關機,也可以透過雙按開關手動關閉輸出
缺點:
1.電池容量僅有5000mAh,對於使用大容量電池的裝置來說,只能作為補血用途(無法一次充滿)
2.標榜的18分鐘急速快充是採四個電源指示燈都恆亮來算時間,當下實際充入約九成多電量,最後階段採降至5V小功率涓流充電,以保護電池與電路板,對於延長產品壽命有正面幫助,但還是要等到充電電流下降至充電終止階段才是完全100%充飽,其所需總時間會延長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港都狼仔 的頭像
    港都狼仔

    港都狼窩 WolfLSI's Den

    港都狼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