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HYTE Y40機殼特色:
●正面及左側的強化玻璃交界處採用獨特的無支架設計,提供無斷層全景視野,讓內部組件一覽無遺
●左側強化玻璃側板、頂部蓋板及右側板均為免工具可拆裝
●底部/右側前方/頂部/後方均有安裝風扇的位置,提供最多7個120mm風扇安裝空間。底部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後方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
●右側前方可安裝280mm水冷散熱排(最大總厚度115mm),頂部可安裝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排
●底部通風口配置2片側抽式過濾網,頂部蓋板及右側板的通風口同樣具備過濾網
●顯示卡專用4個直立標準擴充槽,可安裝長度422mm顯示卡,並增加顯示卡左側及玻璃側板之間的氣流空間,安裝在底部的風扇可提供氣流給顯示卡
●機殼內附支援PCIe 4.0 x16的高品質顯示卡專用直立延長線,主機板插槽連接處設置外蓋,兼具保護及美觀作用,即使安裝延長線,仍可在主機板安裝半高規格介面卡
●前置I/O面板提供2個USB3.2 Type-A及1個USB3.2 Type-C
●底板背面可拆卸式3.5吋/2.5吋固定板可安裝1個3.5吋硬碟或是2個2.5吋SSD

HYTE Y40機殼規格:
類型:ATX中直立
體積:50公升
本體尺寸:439×240×472mm
材質:ABS塑膠、鋼鐵、強化玻璃
可安裝主機板種類:ITX、Micro ATX、ATX
前置I/O埠:2個USB3.2 Type-A、1個USB3.2 Type-C、4極耳機麥克風3.5mm插孔
擴充槽:4個顯示卡專用直立標準擴充槽,6個半高擴充槽
顯示卡專用直立延長線:已內含,支援PCIe 4.0 x16
儲存裝置安裝空間:1個3.5吋或2個2.5吋
右側前方風扇安裝空間:2個120/140mm
頂部風扇安裝空間:3個120mm
後方風扇安裝空間:1個120mm(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
底部風扇安裝空間:1個120/140mm(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
過濾網:頂部、右側板、底部(2片)
右側前方可安裝水冷排尺寸:120/140/240/280mm(冷排加風扇最大厚度115mm)
頂部可安裝水冷排尺寸:120/240/360mm
後方可安裝水冷排尺寸:120mm
可安裝CPU散熱器高度:最大183mm
可安裝電源供應器長度:最長224mm
可安裝顯示卡尺寸:長度最大422mm,厚度最大94mm(為求最佳散熱,建議低於80mm)

▼此面外箱有外觀彩色圖片、顏色、產品名稱、S級美學機殼字樣、外觀單線圖、特色

02.jpg

▼此面外箱有分解單線圖及商標

03.jpg

▼外箱側面有產品名稱、S級美學機殼字樣、提把開口、外觀單線圖、設計理念

04.jpg

▼外箱另一側面有產品名稱、S級美學機殼字樣、提把開口、中文產品資訊貼紙、規格表、加州65號法案警告、型號、顏色標示、條碼

05.jpg

▼外箱頂部有外觀單線圖及商標

06.jpg

▼內部保麗龍有商標及放射狀造型

07.jpg

▼出貨時會在左側和正面的強化玻璃交界處插入間隔紙板,機殼裝箱搬運時要放回去

08.jpg

▼機殼正面和左側強化玻璃的交界處採用無支架設計

09.jpg

▼機殼後方,最上面有打開左側板(紫色箭頭)/右側板(水藍色箭頭)/頂部蓋板(黃色箭頭)的施力凹槽,右上方通風口可裝1個120mm風扇,水冷排可裝到120mm。下方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僅提供1種安裝方向孔位,靠近I/O擋板、擴充槽及電源附近有整線固定支架(紅色箭頭)

10.jpg

▼配置4個顯示卡專用直立標準擴充槽及6個半高擴充槽(總數7個,其中1個被顯示卡延長線占用,可用6個),每個擴充槽均採用可重複使用的通風擋板,擴充槽旁有商標及Graphics/Expansion標示

11.jpg

▼機殼底部前後腳座有防滑墊,底部通風口配置2片側抽式過濾網,分別從機殼左側(後方濾網)及右側(前方濾網)抽出/插入。底部前方通風口可裝1個120mm(黃色箭頭鎖點)或140mm風扇(水藍色箭頭鎖點)

12.jpg

▼頂部蓋板配置長條狀通風口,採卡榫固定,拆卸免用工具,從機殼後方凹槽處施力往上拉開即可拆卸

13.jpg

▼頂部蓋板通風口內側配置不可拆卸的過濾網

14.jpg

▼機殼頂部風扇/水冷排安裝位置的長條形固定孔可安裝3個120mm風扇,水冷排可裝到360mm。頂部右上的開孔除具備通風效果外,也方便連接主機板上方接頭線路,右下有商標及裝飾線條圖

15.jpg

▼正面配置強化玻璃

16.jpg

▼位於機殼正面下方的橫置式I/O埠、按鈕與指示燈,由左至右分別是4極耳機麥克風3.5mm插座、1個USB3.2 Type-A、方形電源按鈕/電源指示燈(外環區域)、1個USB3.2 Type-A、1個USB3.2 Type-C。未配置硬碟指示燈及重置按鈕

17.jpg

▼左側配置強化玻璃側板,採卡榫固定,拆卸免用工具,從機殼後方凹槽處施力往外拉開(注意扳開角度不可過大),待上方球狀卡榫全部鬆脫後,將側板往上提,使下方強化玻璃脫離底部固定凹槽

18.jpg

▼強化玻璃側板背面上方金屬條有2個固定用球狀卡榫

19.jpg

▼機殼左側配置,主機板/介面卡安裝區與電源艙採隔離設計,支援PCIe 4.0 x16的高品質顯示卡專用直立延長線已預先安裝在內部,底板最上方有1個長條形穿線開口,底板鏤空區域並非常見的方型,可以看到右側板背面的商標及放射狀紋路造型

20.jpg

▼右側前方風扇/水冷排安裝位置的長條形固定孔可安裝2個120/140mm風扇,水冷排可裝到280mm,水冷排可用厚排,風扇可夾漢堡,注意最大厚度不可超過115mm

21.jpg

▼右側前方風扇/水冷排安裝位置到主機板固定銅柱頂端距離23mm

22.jpg

▼電源艙上方隔板靠近外側處有長條形通風孔,底部風扇可由此通風孔將氣流送到顯示卡與左側板之間的空間,靠近底板處有3個長條形穿線開口

23.jpg

▼顯示卡延長線的PCIe 4.0 x16插槽電路板固定在電源艙上方隔板特別設置的凹陷區域

24.jpg

▼顯示卡延長線的主機板插槽連接處設置外蓋,兼具保護及美觀作用。金手指有保護蓋,安裝前需取下

25.jpg

▼後方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顯示卡延長線的主機板插槽連接處外蓋角落有商標,即使安裝延長線,仍可在主機板插槽安裝半高規格介面卡

26.jpg

▼安裝MSI GEFORCE RTX 4070Ti GAMING X TRIO WHITE(337x140x62mm),顯示卡前端與機殼前方面板距離84mm,顯示卡頂部與機殼頂部風扇/水冷排安裝位置距離189mm

27.jpg

▼安裝MSI GEFORCE RTX 4070Ti GAMING X TRIO WHITE(337x140x62mm),顯示卡右側與機殼右側前方風扇/水冷排安裝位置距離119mm

28.jpg

▼安裝MSI GEFORCE RTX 4070Ti GAMING X TRIO WHITE(337x140x62mm),顯示卡左側與機殼左側面板距離36mm

29.jpg

▼右側板配置長條狀通風口,採卡榫固定,拆卸免用工具,從機殼後方凹槽處施力往外拉開(注意扳開角度不可過大),待上方球狀卡榫全部鬆脫後,將側板往上提,使下方插入卡榫脫離固定凹槽

30.jpg

▼右側板內側左上方有商標及放射狀紋路造型,右方通風口配置不可拆卸的過濾網

31.jpg

▼機殼右側配置如下圖所示,右方邊緣有正面強化玻璃面板的2個固定螺絲(紅色箭頭)

32.jpg

▼正面強化玻璃面板上方及下方還有4個螺絲固定(紅色箭頭),6個螺絲拆卸後即可取下正面強化玻璃面板

33.jpg

▼底部前方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內部機殼金屬架的上面有整線固定支架及鏤空商標字樣,安裝長度160mm的電源供應器後,底部風扇與電源供應器距離65mm,電源供應器頂部與電源艙頂部距離最大13mm,最小8mm

34.jpg

▼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型號DF1202512SEMN,灰色扇葉軸心處有HYTE商標,黑色外框中央貼紙有商標、名稱、轉速、認證標誌、型號、電壓/電流、序號、產地,外框鎖點處有減震墊圈,風扇電源線路為3pin

35.jpg

▼機殼連接線組,1為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一體接頭,2為耳機麥克風插座接頭,3為USB3.2 Type-A的19pin接頭,4為USB3.2 Type-C的20pin Type-E接頭(有設置防塵蓋)

36.jpg

▼底板與右側前方風扇/水冷排安裝位置之間有2個長條形穿線開口

37.jpg

▼底板背面可拆卸式3.5吋/2.5吋固定板也不是常見的方形,上面有商標及裝飾線條圖,使用手轉螺絲固定

38.jpg

▼3.5吋/2.5吋固定板上面的3.5吋硬碟(紅色箭頭)及2.5吋SSD(紫色箭頭)固定孔

39.jpg

▼3.5吋/2.5吋固定板安裝1個3.5吋硬碟(上)或2個2.5吋SSD(下)示意圖,安裝3.5吋硬碟會傾斜一個角度

40.jpg

▼隨附配件有安裝說明書(A)、4極插頭轉2個3極插孔轉接線(B)、塑膠束帶(C)、主機板銅柱套筒工具(D)、主機板銅柱/2.5吋螺絲(E)、3.5吋螺絲(F)、電源螺絲(G)

41.jpg

▼主機板及一體式水冷安裝完成圖

42.jpg

▼右側整線區域配置圖

43.jpg

▼整機安裝完成圖(左側),直立插槽安裝顯示卡後,插槽前端卡榫會被蓋住,不易按壓解鎖

44.jpg

▼整機安裝完成圖

45.jpg

▼整機安裝完成圖(前方)

46.jpg

接下來進行CPU+GPU高負載前/後溫度比較
處理器:Intel Core i7-12700K
主機板:ASUS 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
記憶體:tigo X3 DDR4-3600 8GB * 2
作業系統碟:Seagate FireCuda 530 1TB散熱片版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4070Ti GAMING X TRIO WHITE
散熱器:NZXT KRAKEN X63 RGB一體式水冷及THERMALRIGHT LGA17XX-BCF改裝扣具
電源供應器:EVGA 1000 G6
主機板UEFI設定及NZXT CAM所有設定均維持預設值

首先採用底部風扇進氣,右側前方及後方風扇排氣配置
▼CPU+GPU高負載前(左)及高負載30分鐘(右)的AIDA64 Extreme感測器各部溫度比較

t1-1.jpg

▼CPU+GPU高負載前(上)及高負載30分鐘(下)的NZXT CAM溫度比較

t1-2.jpg

▼CPU+GPU高負載30分鐘的左側/頂部(左上)、前方(右上)、右側/頂部(左下)、後方(右下)的紅外線熱影像圖

t1-3.jpg

接著採用底部及右側前方風扇進氣,後方風扇排氣配置
▼CPU+GPU高負載前(左)及高負載30分鐘(右)的AIDA64 Extreme感測器各部溫度比較

t2-1.jpg

▼CPU+GPU高負載前(上)及高負載30分鐘(下)的NZXT CAM溫度比較

t2-2.jpg

▼CPU+GPU高負載30分鐘的左側/頂部(左上)、前方(右上)、右側/頂部(左下)、後方(右下)的紅外線熱影像圖

t2-3.jpg

測試小結:
底部風扇進氣,右側前方及後方風扇排氣配置,CPU溫度會達100℃觸發過熱節流。從紅外線熱影像看,機殼頂部溫度低,右側板及後方電源供應器溫度高
改為底部及右側前方風扇進氣,後方風扇排氣配置,CPU不會觸發過熱節流,但GPU核心溫度升高,GPU熱點溫度也達100℃,GPU風扇轉速接近100%。從紅外線熱影像看,右側板通風口溫度低,機殼頂部及後方顯示卡溫度高

不錯的點:
○正面及左側的強化玻璃交界處採無支架設計,無斷層全景視野讓內部組件一覽無遺,左側板/右側板/頂部蓋板均使用卡榫固定,免工具可拆裝
○底部/右側前方/頂部/後方均有安裝風扇的位置,提供最多7個120mm風扇安裝空間。底部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後方預裝1個HYTE flow FE12 1300RPM風扇,右側前方可安裝280mm水冷散熱排(最大總厚度115mm),頂部可安裝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排
○底部通風口配置2片側抽式過濾網,頂部蓋板及右側板同樣具備過濾網
○配置顯示卡專用4個直立標準擴充槽,可安裝長度422mm顯示卡,並增加顯示卡左側及玻璃側板之間的氣流空間,安裝在底部的風扇可提供氣流給顯示卡
○機殼內附支援PCIe 4.0 x16的高品質顯示卡專用直立延長線,主機板插槽連接處設置外蓋,兼具保護及美觀作用,即使安裝延長線,仍可在主機板安裝半高規格介面卡
○前置I/O面板提供2個USB3.2 Type-A及1個USB3.2 Type-C
○螺絲個別裝袋,並印上螺絲規格

可改進的點:
○左側板及正面強化玻璃交界處有細縫,邊緣裸露無防護,取放時需注意避免撞擊
○左側板/右側板/頂部蓋板僅使用卡榫固定,搬運時需注意避免不慎掉落
○僅可安裝1個3.5吋硬碟或是2個2.5吋SSD
○沒有配置重置開關與硬碟指示燈
○僅預裝2個3pin風扇
○直立插槽安裝顯示卡後,插槽前端卡榫會被蓋住,不易按壓解鎖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港都狼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