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ORCE RTX 4090開賣一陣子後,美國reddit討論區一位擁有GIGABYTE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OC的玩家,發生了顯示卡插座與轉接線插頭熔毀的現象,並將其燒毀的照片發表在的NVIDIA子板。該玩家在討論區表示,是在進行遊戲(Red Dead Redemption 2)中發生狀況,雖然目前顯示卡看起來還可運作,但該名玩家已經提出RMA
▼燒毀的顯示卡12VHPWR插座近照,燒毀處集中在負責傳遞12V電流的Pin1至Pin6

01.jpg

▼燒毀的轉接線12VHPWR插頭,從插頭上有NVIDIA標誌看來,這是顯示卡所附的轉接線。從熔毀狀況來看,內部金屬連接器發出的熱量讓插頭外殼熔化,熔化後的物質黏在金屬連接器上

02.jpg

接著出現第二個案例,這次變成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90 OC Edition,同樣出現顯示卡插座及轉接線插頭熔毀的狀況。擁有者表示正在與夥伴遊玩Black Desert,遊戲進行數小時後突然螢幕畫面沒了,所有風扇以100%全速運轉,關機後進行檢查,就發現顯示卡插座及轉接線插頭已經熔毀
▼燒毀的顯示卡12VHPWR插座及轉接線12VHPWR插頭近照,雖然沒有第一個案例來的嚴重,但插座及插頭仍有針腳受損,變色及受損區域同樣集中在負責傳遞12V電流的Pin1至Pin6。雖沒有拍到接頭上的NVIDIA標誌,但從插頭接出3條編織網包覆的線來看,可以知道這也是顯卡所附的轉接線

03.jpg

過沒多久,出現第三個案例,貼文者表示剛裝機完,跑Benchmark時顯示卡的插座處就冒煙了
▼組裝完的照片及燒毀的轉接線12VHPWR插頭,從組裝照片可看到,轉接線下垂,與從背板拉出的PCIE電源線相接,從顯卡外觀布局來看,應該是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90 OC Edition。燒毀插頭的照片沒有拍得很近,不過從卡榫位置可以得知受損區域同樣集中在負責傳遞12V電流的Pin1至Pin6

04.jpg

▼這幾個案例出來後,讓花大錢購買GEFORCE RTX 4090的使用者感到意外,沒想到會出現顯示卡插座及轉接線插頭熔毀的事件

06.jpg

▼因為上一代高階顯示卡還在使用多個PCIE 8P供電,且未發生過顯示卡插座熔毀的狀況,讓其他擁有上一代高階顯示卡的使用者看GEFORCE RTX 4090鬧出插頭燒毀的笑話,甚至AMD準備發表的下一代RX7000也直接表明不會使用12VHPWR插座

07.jpg

▼不過NVIDIA已經不是第一次想改電源接頭了,在Ampere核心時代,曾經就想要推12Pin Micro-fit 3.0插座與插頭,那時部分電源廠也有做出模組化線材來因應,只不過沒有流行起來

08.jpg

▼這種模組化線材,線路部分使用16AWG,一端為顯示卡端12Pin Micro-fit 3.0插頭,一端為電源端2個8P插頭,規格上每條12V線路可以走9A,6條共可走54A,耐插拔次數25次

09.jpg

▼後來在Ada Lovelace核心上,將原有12Pin Micro-fit 3.0插頭加上S1至S4這4條小信號線以後,搖身一變成為12VHPWR接頭(下圖)。12VHPWR插頭除12條電源線(Pin1至Pin6為12V,Pin7至Pin12為GND)外,還多出4條信號線S1/S2/S3/S4,S1為CARD_PWR_STABLE,S2為CARD_CBL_PRES#,S3為Sense 0,S4為Sense 1,用來告訴顯示卡電源供應器可提供的系統啟動初始功率以及軟體配置最大維持功率,透過接到GND或維持開路,可提供100W/150W(S3/S4開路)、150W/300W(S3接GND,S4開路)、225W/450W(S3開路,S4接GND)、375W/600W(S3/S4接GND)共4種配置。雖然12Pin Micro-fit 3.0插頭(上圖)針腳排列及防呆樣式都與12VHPWR相同,但因為少了S3/S4,新的顯卡無法判別電源功率配置,所以即使插上去也不能用(顯卡不會啟動)

10.jpg

▼具備12VHPWR插座的電源,S1(CARD_PWR_STABLE)在電源內經4.7k上拉電阻接到3.3V;S2(CARD_CBL_PRES#)在電源內經100k上拉電阻接到3.3V;S3(Sense 0)及S4(Sense 1)有4種組合,S3/S4開路為150W;S3接GND,S4開路為300W;S3開路,S4接GND為450W;S3/S4接GND為600W

10-1.jpg

▼因為有功率定義,12VHPWR模組化線材會在插頭印上功率配置

11.jpg

▼12VHPWR基於12Pin Micro-fit 3.0規格設計,針腳間距3mm,於靠近Pin1-Pin6的側面多出4支小信號針腳S1-S4

12.jpg

▼而常見的PCIE 8P/6+2P、EPS 8P/4+4P、ATX12V 4P、ATX 24P/20+4P,則是使用Mini-fit Jr.,針腳間距4.2mm

13.jpg

▼對於沒有購入具備原生12VHPWR電源供應器的使用者,於顯示卡包裝內提供一條轉接線,可將3個或4個PCIE 8P轉換成12VHPWR插頭,包裝上還特別註明請使用獨立的PCIE 8P電源線連接每個插座,不要使用1分2電源線

14.jpg

▼3個PCIE 8P插座轉12VHPWR插頭轉接線內部構造如下圖

15.jpg

▼轉接線實際接線圖,每個8P插座之間用2條(1條+12V,1條GND)14AWG黑色線連接至12VHPWR插頭,12VHPWR插頭端內部+12V(Pin1-Pin6)並聯,GND(Pin7-Pin12)並聯,插頭尾端設置防止金屬連接器被退出的固定蓋,並在6條14AWG線路處封膠進行強化。S1(CARD_PWR_STABLE)及S2(CARD_CBL_PRES#)空接未使用,在其中1個PCIE 8P插座內設置電路,將另外2個PCIE 8P插座的Sense B(Pin4)接過來,當3個PCIE 8P的Sense B(Pin4)都正常連接時,才會將12VHPWR的S3(Sense 0)及S4(Sense 1)調整至450W組態,這時顯卡才會正常啟動。若PCIE 8P接頭沒有正常連接(空著沒插或是插了PCIE 6P),S3/S4未正常配置下顯卡不會啟動

16.jpg

▼對VBIOS限制在450W的MSI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來說,滿載時會接近450W(上方紅色箭頭),此時12VHPWR輸入12V電流會達到36A(下方紅色箭頭)

17.jpg

▼實際用電流表測試12VHPWR電流值

18.jpg

▼大電流傳輸場合下,使用單一粗線與金屬連接器時,只需要考慮線與金屬連接器可承受的最大電流就好。但是體積縮小的12VHPWR為了能通過大電流,使用6支負責12V電流傳遞。理想狀態下每個金屬連接器的阻抗彼此相等,流過的電流會均分,若每個金屬連接器耐流為A,則可傳輸的最大電流為A×數量。不過往往會因為金屬連接器鬆緊度、製造差異、金屬連接器與電線線芯組裝時壓合是否確實、使用者連接時是否完全插入等因素,而造成連接的阻抗產生變化。當阻抗產生差異時,這時流過的電流就會不均分,阻抗越小的電流越大,加上流過電流時會因本身阻抗產生發熱(電流平方×阻抗),當電流超越金屬連接器可承受規格時,會造成發熱量過大,超過連接器插頭及插座最大耐溫時會出現過熱熔毀現象

19.jpg

▼使用同一張MSI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左上/左下圖為透過原廠轉接線連接電源供應器,右上與右下圖為透過原生12VHPWR模組化線連接電源供應器,在執行FURMARK 30分鐘後,觀察轉接線插頭及原生模組化線插頭,兩者溫度差異並不大,顯示卡電路板鄰近的溫度還比插頭處要高,轉接線PCIE 8P插座處以及電源端12VHPWR插頭溫度也不會很高

20.jpg

▼下面的測試用EVGA 1000W G6的2條顯示卡電源模組化線去接MSI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的電源轉接線,1條接2個PCIE 8P(左),1條接1個PCIE 8P(右)

21.jpg

▼執行FURMARK 30分鐘後,觀察3個電源接頭及電源供應器端線組插頭的溫度。從溫度可以看到,分接2個頭的溫度比只接了1個頭的要高。電源供應器端線組插頭溫度,分接線組插頭溫度同樣也比單接線組插頭要高。這些測試都是在開放空間下測試,若是密閉在機殼內,通風狀況會更差,其溫度也會越高。所以,即使是最高耗電只有450W的卡,用3條線分開接還是比較妥當的

22.jpg

▼不少電源廠為了提供12VHPWR插頭,在包裝內附上或是讓使用者另購電源端2個8P模組化插頭←→顯示卡端12VHPWR插頭的模組化線材,讓電源可以連接新顯示卡

23.JPG

▼下面的測試用ASUS ROG THOR 1600的電源端2個8P插頭(左圖)←→顯示卡端12VHPWR插頭(右圖)模組化線材去接MSI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

24.jpg

▼執行FURMARK 30分鐘後,觀察電源端8P模組化插頭及顯示卡端12VHPWR插頭的溫度

25.jpg

▼在開放空間下,從熱影像可以看到電源端8P插頭的溫度略高,但溫差還算一致。不過電源在機殼內的散熱條件可能會更差,而且這片顯示卡功耗被限制在450W,若使用更高功率的顯示卡,則要更加注意電源端8P接頭溫度

26.jpg

▼下面測試具備12VHPWR插座的電源供應器,在輸出450W及600W時的溫度差異。有一款電源供應器有提供電源端12VHPWR插頭←→2個PCIE 6+2P的模組化線材

27.jpg

▼測試時,電源端12VHPWR插頭(上)插入電源供應器12VHPWR插座,2個PCIE 6+2P插頭(下)連接電子負載

28.jpg

▼電源供應器端12VHPWR走10分鐘12V/37.5A(450W)的溫度前後比較。10分鐘後12VHPWR插頭溫度最高49.3度

29.jpg

▼電源供應器端12VHPWR走10分鐘12V/50A(600W)的溫度前後比較。10分鐘後12VHPWR插頭溫度最高68.5度,感覺連續走600W會有過熱風險,而且這還是開放空間且線材完全無拉扯情況下

30.jpg

▼以下影片測試,12VHPWR載12V/50A(600W),接頭從32度爬到超過50度只需要2分多

▼如果電源端12VHPWR連接不確實或是承載功率過大時,也會出現插頭/插座及線路過熱熔毀的狀況

31.jpg

▼部份使用者反映12VHPWR模組化線材在連接時,內部金屬連接器被往後退出的現象,通常是因為插頭做工不佳,或是連接時公插與母插位置不正而互頂,強行插入時導致插頭端金屬連接器被擠壓退出

32.jpg

▼如果出現金屬連接器被退出,也會造成接觸不良或無法接觸,使接點發熱並造成其他線路負擔更大的電流,會加速其過熱熔毀

33.jpg

▼連接時要確認是否每支金屬連接器都在原來的位置,若出現異常,則必須要排除狀況,不可通電使用

34.jpg

▼因為金屬連接器彈性開口方向,對於線路彎折方向,會建議往插頭的長邊方向彎,不要往短邊方向彎

35.jpg

▼同時整線時,不要直接在插頭端強行彎折線路,要讓線路轉彎處角度平緩轉向,避免拉扯插頭內部金屬連接器導致接觸不良

36.jpg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10/29更新案例
第4例:
https://bit.ly/3THA9MO
顯示卡:GALAX GeForce RTX 4090 SG(Serious Gaming)
轉接線:4對1

4-1.jpg

4-2.jpg

第5例
https://bit.ly/3gMZl5Y
顯示卡: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90 OC Edition
轉接線:4對1

5-1.jpg

 

5-2.jpeg

5-3.jpeg

5-4.jpeg

5-5.jpeg

第6例:
https://quasarzone.com/bbs/qf_vga/views/5338770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X
轉接線:4對1

6-1.jpg

6-2.jpg

第7例:
https://bit.ly/3Wc159p
顯示卡: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90 OC Edition
轉接線:4對1

7-1.jpg

7-2.jpg

第8例:
https://bit.ly/3U99JDP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4090 SUPRIM LIQUID X
轉接線:4對1

8-1.jpg

8-2.jpg

這應該發現蠻早的,金屬都還沒開始變色

第9例:
https://bit.ly/3DGGMcF
顯示卡: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90 OC Edition
轉接線:4對1

9-1.jpeg

9-2.jpeg

9-3.jpeg

9-4.jpeg

第10例:
https://bit.ly/3WaeezJ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
轉接線:3對1(首例)

10-1.jpg

10-2.jpg

10-3.jpg

據國外評測分解的4對1轉接線,裡面的狀況:
4to1-1.jpg

4to1-2.jpg

有些人會拿當初3090 FE的線來比較,但3090 FE的2對1轉接線是拉出3條12V與3條GND給
每一個PCIE 8P,而4090的4對1轉接線是把4組8條14AWG線焊接在金屬連接器上,
因為Micro-fit 3.0的孔塞不進比16AWG粗的線

就在下測量手上3對1的轉接線,6支12V與6支GND都是互通的,推測焊接時應該想要
焊在一起,但14AWG線太粗加上焊接手法不佳,導致焊接不確實,變成扳動14AWG線以後
造成焊點錫裂接觸不良,進而導致剩下的針要承受更大的電流

正常來說這種金屬連接器的接續手法應是將絞線壓接到金屬連接器中,但因為Micro-fit
3.0本身塞不下比16AWG粗的電線,所以將金屬導體延伸外拉並採用直接焊接14AWG絞線的
方式,再用封膠包起來,但因為14AWG絞線吃錫以後變硬,彎折後讓焊點處成為受力點,
使其錫裂出現接觸不良,或是製造時的手工不佳導致這條線載大電流時出狀況

推測這條轉接線出廠品管只有做導通測試(看有沒有線接錯或線漏接),
而沒有實際進行負載電流測試,若是有負載電流測試加上溫度監測,
應該可以減少品質不良的線逃脫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港都狼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